主要特色
深入的數理課程
與一般高中課程相比,科學班涵蓋更多進階的數理知識,用兩年時間超修完三年的課程,在最後一年前往合作的大學修課,讓學生在三年的學習時間內接觸到更多學習內容。除了課綱內的固定內容外,科學班的課程還會根據各校的安排,包含更進階的主題,譬如舊課綱課程、超修大學內容、競賽內容,以及研究法課程等等。
加深加廣的數理課程可謂是科學班的核心特色,而在科學班促進資優學習的一大動力還有各種國內外的數理競賽,例如全國能力競賽、奧林匹亞等等,每年科學班代表國家出賽的選手表現不凡,往往能在國際大賽中摘金,獲得保送臺灣大學的資格(醫學系除外)。
專題研究
在科學班的三年內,學生會持續參與實驗和科學研究,依照每間學校的規劃不同,學生會在不同時間接受不同的研究教育,以建中科學班為例,研究教育分為三階段:
- 一年級:增加研究法課程,提供從事數理科學研究的理論架構,以及訓練學生批判性思考和科學驗證的基礎能力;每月還有固定的科學演講,外賓包含中研院院士、大學教授等等,分享在研究機構第一線的知識、經驗分享
- 二年級:學生開始分為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等組別,進行小組專題研究,研究大學或研究機構的專家、教授進行指導,因此有機會進行更高層次的學術研究。研究期間約為一年,成果於高二下學期的成果發表會提供給來自全臺數資、科學班的學生觀摩。
- 三年級:建中科學班學生於三年級需要進行獨立研究(不可與其他學生組隊),並由校外的研究人員、教授指導,獨立研究的題目通常更加深入,並且由學生一人承擔研究壓力,培養科學班學生面對研究必要的心理素質。最終的成果需要寫成報告繳交給學校,並由指導教授評比,決定該學生獨立研究的表現。

入學方式
科學班由於其獨特的教育目標和嚴格的學術要求,入學選拔過程往往相對複雜,以下是一般科學班的入學方式和相關考慮因素(入學方式因學校而異,此處為一般性的統整):
- 學科考試:這是最常見的入學方式,學生需要參加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等學科的筆試,筆試內容偏難,多有超過國中課綱的命題,以評估其學科知識和應試能力。
- 實作測驗:除了基礎學科的紙筆考試外,大部分學校會針對不同數理科目進行實作考試,以評估學生面對真實科學問題的解決和邏輯推理能力。
- 個別面試:部分學校(例如臺南一中),學生可能需要接受個別面試,回答與科學、研究或學術相關的問題,讓面試官評估其口頭表達和深入思考的能力,面試結果對於是否通過科學班考試有決定性的影響。
- 競賽經歷:學生在國中時期參加過的科學競賽,如數學或物理奧林匹克,可能會成為入學考慮的加分項目,或者直接保送。
- 專業建議:部分學校可能要求學生提交國中老師的推薦信,以了解學生在學術和研究方面的潛力和表現。
準備科學班的難度
科學班的入學是許多數理生的一大夢魘,因為進入科學班不僅是學科能力的挑戰,還涉及情緒、時間管理和壓力調適等多方面的考驗,以下是幾個準備科學班時會面臨的挑戰:
- 深厚的基礎:考入科學班要求學生在中學階段就具備堅固的數學和科學基礎,需要高出會考難度數倍的知識儲備,特定、更加冷門的知識也可能是入學考試的內容,適度的超修成為應考科學班必不可少的能力。
- 考試的競爭性:由於許多在國中偏科、有競賽經歷的學生都傾向於申請科學班,並且科學班的錄取人數非常有限(以建中為例:每年約 500 人報考,最後只有 30 人錄取),外加科學班不僅看重筆試成績,還有實驗技能考核,甚至是面試、口試,所以競爭尤為激烈。
- 心理和情緒調適:科學班的準備少則三個月,多則數年,其中必然面對許多不穩定的情緒風暴,導致過度的考試壓力,最後直接影響學生的成績,因此成功的考生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學科能力,還需要有穩健的心理素質。
總結來說,進入科學班的難度極高,且不僅僅是學科能力上的挑戰,還涉及到多元能力的展現和情緒的調適,即便是在國中名列前茅的資優生也需要長時間的準備才能通過考試;然而對於那些真正熱愛科學和追求深入學習的數理生來說,準備科學班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成長機會,並且科學班的學歷更是價值連城,對於申請國內大學有幾乎無往不利的「免死金牌」。
結語
科學班不是單純的「升學班」,而是旨在培育科學人才的特設班級,也正因如此,科學班是數理資優生的天堂,在科學班中可以學習加倍的數理知識,找到志同道合的競賽夥伴,乃至於穩健的研究基礎。而痛苦的回報是科學班的學生在大學申請第二階段(面試、備審資料)時,有極大的錄取優勢,減少優秀的數理生為升學所困擾的問題:科學班出品,可謂品質保證。